世茂服务闫佩伦:物企不能为追风口而并购,可能会适得其反

发布时间:2021-11-26  来源:时代周报

       2021年进入尾声,这一年,越来越多物企寻求上市,行业收并购大潮已至,分化趋势愈发明显。

       眼下,房地产市场依然风云变幻,物企上市热潮是否将持续?并购热潮下,物企如何选择标的并保持利润稳步提升?近日,世茂服务助理总裁、海峡区域公司总裁闫佩伦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,分享自己对物企行业下一步发展的见解。

       闫佩伦认为,物企资本化有行业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因素,近期物企上市已呈现放缓态势。在收并购大潮中,物企不宜盲目跟风,应坚持自身战略,在收并购中实现“1+1>2”的双赢效果。

世茂服务助理总裁、海峡区域公司总裁闫佩伦

       时代周报:2019年以来,多家物企登陆资本市场,2021年上市物企数量突破新高。你如何看待近三年来的物企上市热潮?

       闫佩伦:从房地产行业角度看,近年来,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,而物业服务是存量与增量并存的市场。因此,房企纷纷拆分物业服务板块上市,寻找新增长点。从物业行业本身出发,物业服务属轻资产运营,现金流稳定且抗周期性强,因此受到资本关注和热捧。

       随着上市物企数量增多,行业已出现分化。今年以来,物企上市已呈现放缓态势。

       时代周报:物企上市后,通常会把募集的资金用于规模扩张。为什么做大规模成为行业共识?

       闫佩伦:做大规模是业绩增长的基础。目前行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,企业以收并购为切入点,不仅可以扩大规模,还可以抢占战略性赛道,构建垂直领域影响力,这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市占率的重要机遇。

       未来,资源和市场将向头部企业集中。物企通过收并购不断拓宽服务边界,发展非住宅业务,进入城市服务领域,向更高水平发展。

       物业市场空间广阔,不可能做到一家独大,未来将出现若干龙头企业。垂直于某个领域的专业化企业和区域深耕企业都将迎来发展机遇。

       仅停留在数字阶段的业务规模影响有限,企业做大规模后不能消化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对此,企业更应重视有质量的规模化发展。除做大规模,也需重视整合建设和能力提升。

       时代周报:扩大规模之后,物企如何保持并提升企业利润?

       闫佩伦:扩大规模的手段包括市场拓展和收并购。无论哪种方式,世茂服务都会进行一体化整合。一般收并购后一年半至两年,收购标的都能达到公司平均业绩水平。

       何为一体化整合?首先是对合作企业开展三个月的“全景计划”,从财务、人力、风控和业务信息一体化四个方面进行整合;其次是项目运营赋能提效,对齐公司标准,导入网格化管理、内部市场化、网格独立核算等精益化管理体系,实现服务品质升级,由量变到质变;最后则是实施更新策略,让合作企业达到焕新效果。
       时代周报:近两年,物管行业收并购不断。在收并购时,企业应重点关注哪些指标?

       闫佩伦:世茂服务收并购有多重标准,也讲求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

       “天时”就是顺应国家发展大势,符合国家战略规划、具有整合发展价值的标的会成为物业行业追捧的热点。如城市服务、养老、数字化产业等将会成为未来收并购的重点关注方向。

       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收并购,有利于企业在重点区域、战略赛道上扩大优势、扩大服务边界,才能称得上“地利”。对世茂服务来说,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和强势区域范围内收并购,标的公司要能接受公司一体化整合,否则世茂服务一定不参与。

       收并购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“1+1>2”效果,不能为了追风口而并购,实现共赢才是最终目的。因此,标的选择不会一成不变。世茂服务讲求的“人和”,主要是考量标的是否具备协同发展能力。企业应注重短期与长期目标相互协同发展,短期专注的是项目浓密度提升与战略性赛道卡位,为中长期培育新增长引擎。

       时代周报:如何看待物企增值服务未来发展?

       闫佩伦:国家政策鼓励“物业服务+生活服务”,今年上半年,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文件,表示将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、托育、家政、邮政快递、前置仓等领域延伸,推动“物业服务+生活服务”,提升消费品质与便利性。

      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改善,人们对社区生活服务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强,越来越多元,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,物业增值服务市场前景广阔。特别是在长三角、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,居民消费能力更强,消费需求更多元。

       世茂服务紧跟国家政策,围绕“用户”和“资产”布局增值服务业务,进入尚处早期的业务赛道。为更好发展增值服务板块,世茂服务执行“1+N+X”策略,“1”是自主运营,布局本地生活、社区教育、家居家装、居家养老等服务内容;“N”表示优选合作企业;“X”是属地化创新,当地业务团队寻找合适的供应商,再交由总部审核。(记者 刘婷 编辑 骆一帆)